医疗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技术 > 医疗动态

医疗动态

【颈椎健康】中西医结合“针”功夫,助55岁患者摆脱长期颈肩痛、手麻困扰

发布时间: 2025-09-10 浏览次数:59

     
  55岁的陈先生长期受颈肩酸痛和双手发麻困扰,症状持续整整一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他曾前往多家医院求诊,尝试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医院(番禺区中医院)颈椎专科,马航展主任为其进行了详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包括颈椎X光、CT和MRI),最终确诊为混合型颈椎病。  
 
      
      诊断明确,找准病根      
        马航展主任解释说,混合型颈椎病症状往往比较复杂。陈先生同时存在明显颈肩部疼痛和持续双上肢麻木感,这表明他很可能同时存在神经根受压和局部肌肉劳损、炎症等多重问题。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应对这种多重因素引起的病症,这也解释了陈先生此前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    
 
      
     中西医结合,制定个性化方案      
       针对陈先生的病情,马航展主任带领团队为其制定了“筋骨并重”的个性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西医方面,开展消炎镇痛、营养神经药物、改善循环药物等基础治疗,帮助减轻炎症反应和神经压迫症状。中医治疗则独具特色,马航展主任亲自开展浮针治疗,运用浮针技术松解痉挛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有效缓解疼痛和麻木感。同时,根据陈先生的体质和证型(气滞血瘀),开具针对性中药,从整体调理入手,改善内环境,促进修复。此外,护理团队针对病情为陈先生施行了艾灸、温通拨筋罐等特色治疗,起到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作用。    
 
      
      一周治疗,症状显著改善      
      
       经过一周的系统治疗,陈先生惊喜地发现,困扰他许久的颈肩部疼痛显著减轻,双上肢的麻木感也基本消失了!睡眠质量大幅提升,久违的轻松感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更令陈先生感动的是,在整个住院期间,马航展主任医疗团队医术精湛,而且态度和蔼可亲。颈椎专科的护士们护理工作耐心细致,这一切都让他倍感温暖和安心。疾病阴霾逐渐散去,而医患间的信任与情谊却日益深厚。    
 
      
      锦旗致谢,彰显医患情谊      
      
         出院之际,满怀感激的陈先生亲笔写下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还特意定制了锦旗,专程送回颈椎专科,交到马航展主任及团队手中,以表感谢。    
        
 
  马航展主任表示,陈先生的治疗故事,是科室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服务患者的一个生动缩影。患者的认可既是对科室工作的鼓励,也是鞭策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科室将继续深耕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等优势病种,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科普:了解混合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以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常因颈椎长期劳损、韧带增厚、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等导致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受到压迫,交感神经受刺激,进而诱发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类型颈椎病表现的复杂情况,临床上较为常见。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针”功夫:     
 对于颈椎病,尤其是症状复杂的混合型,西医可针对性处理炎症、营养神经;中医则可结合中医护理特色治疗、中药、尤其是浮针等特殊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发挥“1+1>2”的效果。 
 浮针疗法是指采用一次性浮针对引起疼痛的肌肉周围或四肢皮下结缔组织周围进行扫散和再灌注运动的新型针刺方法。与常规针刺相比,浮针不受穴位限制,其扫散手法与再灌注活动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对骨骼肌肉疼痛及脊柱疾病颇具疗效。  
 
     日常如何保护颈椎?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时注意姿势,定时抬头活动。
  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适中,能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
  注意颈部保暖:避免空调、风扇直吹。 适度锻炼:加强颈肩部肌肉力量(如“米”字操),游泳、颈部肌肉对抗训练等是不错的选择。
  及早干预:一旦出现颈部酸痛、僵硬、头晕、手麻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切勿拖延。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