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技术 > 医疗动态

医疗动态

【实力】与死神博弈,番禺区中医院这个团队又双叒赢了!

发布时间: 2024-09-26 浏览次数:1356

  突发心跳骤停如同“死神”来临,一旦发生,异常凶险,死亡风险往往高达90%以上。然而,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的这个急救团队凭着快速的判断、过硬的技术、高效的团队配合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做到了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

 

 

  50岁的李先生因胸闷胸痛感到不适,但忙于工作的他没顾上到医院详细检查治疗,只是到药店买了点药自行治疗。8月22日晚刚下班回家,李先生突然感觉胸闷痛加重,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家人立刻送到番禺区中医院急诊救治。此时,李先生已经极度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这一情况刚好被巡视病区的急诊科高主任看到了,一场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战役打响了。

 

  胸外按压、球囊面罩通气、电击除颤、气管插管、静注药物,急诊科抢救团队熟练地进行着一整套复杂的复苏措施。3分钟后患者恢复微弱心跳,但极不稳定,血压、血氧无法测出,心肌收缩极度无力。强心药、升压药、纠酸药不断注入患者体内,胸外按压仍在间断辅助着,只要患者心跳减慢,医务人员立即给予心脏按压。医院快速反应成员与重症医学科支持人员都到了,在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抢救下,李先生的生命之火一直没熄灭,心电活动始终存在,间断还有微弱自主呼吸,瞳孔没有散大。“只要患者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高勇主任一边讲着一边联系区体外心肺支持(E-CPR)团队支援。重症医学科宋医生立刻开始血管穿刺等准备。

 

  经过长达1小时的复苏,李先生逐渐恢复微弱的自主心跳,但仍处于严重的休克状态,血液循环极不稳定,死神随时准备将其带走。做好了一切准备,区体外心肺复苏(ECMO)团队支援到达后快速完成动静脉插管,开启体外心肺支持治疗。随着鲜红色的动脉血不断注入体内,患者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了,心律稳、血压也稳定了,瞳孔一直没有散大,说明患者的脑血流持续供应,脑功能有希望完全复苏,随后患者转院行进一步复苏后治疗。

 

  体外心肺支持(E-CPR)救治

 

  无独有偶。8月28日上午,刚刚还在与同事聊天的尤先生也遭遇了心跳骤停的险境。中医院急诊团队接120指派立刻赶赴现场,检查发现又是心跳骤停,立即予以心肺复苏,并在坚持复苏状态下转回医院,开启高级生命支持抢救。胸外按压、电击除颤、气管插管、静注药物,快速复苏抢救开始了,但尤先生的心脏一直处于室颤状态(心跳骤停的一种),反复电除颤无效,急诊团队立即采用药物复律、稳定心肌细胞、纠正酸中毒等措施多管齐下,第6次电除颤终于奏效,患者恢复自主心律,血流动力学也稳定下来了。在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战斗中,番禺区中医院的急救团队再一次获胜了。随后,转送患者完成重要的影像检查寻找病因,并送入监护室开始复苏后监护治疗。

 

  团队紧急抢救中

 

  李先生和尤先生是幸运的,高质量的急救团队把他们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在抢救心跳骤停的生死时速中,番禺区中医院急救团队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救治,不仅彰显了中医院急救团队过硬的急救技术和高效的联合救治机制,更体现了团队成员间密切的团队配合和、与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一过程,是中医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有力证明,也是医院一心为民、救死扶伤服务精神的生动传承。

 

 

  心跳骤停科普知识

  心跳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不能正常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损害,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失去正常,扪不到大动脉搏动等;心脏骤停早期常表现为心室颤动、心搏完全静止和无脉性电活动。心跳骤停一旦发生,常常导致患者死亡,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即使积极抢救,成功率亦极低,心搏停止超过5分钟常可造成大脑严重损伤或死亡,即使恢复自主心跳也往往会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或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能完全康复者不足1%。

 

    心跳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现场第一目击者早期积极的心肺复苏及专业团队尽早高质量生命支持是患者起死回生的关键。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