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外科科普】小疝气也容易大问题!勿以“疝”小而不为

发布时间: 2023-06-25 浏览次数:895

疝气,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一般是小肠或网膜)经腹壁天然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外突出而成。

大多数情况下,疝仅仅表现为一个小鼓包,不痛不痒,因此部分罹患者往往会忽视甚至认为无需治疗。殊不知,这个包就像一颗定期炸弹,轻则影响正常行走,重者可能导致生命的危险。

为“小”疝成大患!

莫大爷今年60多岁。他的右侧大腿根部出现一个小鼓包好多年了,摸起来软软的,稍微一按就消失了,平常不痛不痒,所以也没在意。

近期,莫大爷感染了流感后,出现长时间持续咳嗽不适。某天早上,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他感到疼痛难忍,往裤子里边要看,右边的阴囊变得像个小西瓜,就算用手推,也没办法让它消失了。休息了好大一会,疼痛仍没有缓解。老伴赶紧拨打急救电话,送到了番禺区中医院。

在急诊经过一番检查,莫大爷被诊断为嵌顿性腹股沟疝。经普外科医生会诊后,很快就给莫大爷安排了急诊手术,幸运的是莫大爷的腹股沟疝虽然造成了小肠受到卡压,但及时到医院并行急诊手术治疗,肠管并无大碍。医生解除了受卡压的小肠,并给莫大爷做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的修补,放置了一个叫做“疝补片”的“补丁”,并给莫大爷原来发生疝的腹壁做了加强修补。术后莫大爷恢复良好,术后4天就出院了。可是一旦提起这件事,莫大爷还是为自己以往的掉以轻心而懊恼,他说“要是自己一早重视,早点做手术,就不用搞得这么被动了!”

“疝”讲学问!

莫大爷肚皮上这个“小鼓包”,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疝气”、“小肠气”,对老年人来说往往“来者不善”。其在医学上又叫做“腹股沟疝”,是腹外疝的一种。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经腹壁裂隙或缺损及薄弱区突出到皮下形成可复性或不可复性包块。按照腹外疝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白线疝、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和腰疝等。

下列人群更容易患腹外疝,需要加以注意:婴幼儿及老年人;胎龄较大的孕妇;经常性的腹部突然过度用力人群,如举重运动员;慢性咳嗽、经常呕吐、便秘、排尿困难、腹部外伤等患者。

大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偶有腹股沟区钝痛,站立或过度用力时加重,平卧时好转,随着病程的延长,肿块逐渐增大,可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些患者可出现肠粘连、肠梗阻。少数患者出现嵌顿,未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绞窄、肠坏死的严重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疝”可为之!

许多人认为,疝气不痛不痒不需要治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得了疝气,就像好好的衣服破了一个洞,如果不补,洞会越来越大。同理,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越来越大,容易引起并发症,同时越拖越久,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得了腹外疝不可小视,莫以“疝”小而不为。

一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必要时可使用小儿疝气带。但若腹股沟疝很大,或反复突出还纳失败,嵌顿时间过长,应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成年人的腹外疝是不能自愈的!成年人得了腹外疝,手术是治愈的唯一手段。由于腹外疝的手术方式较多,分为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的腹腔镜手术,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医生的建议,具体选择。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番禺区中医院普外科疝气手术微创率达90%以上,术后病人肚皮上只有三个钥匙孔大小的小切口,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更轻,患者1-2天可出院,3-5天可正常上班。

因此,腹外疝,不可怕,及早治疗是关键。走出腹外疝认识误区,科学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消除隐患,保护我们的健康。

番禺区中医院普外科腹壁疝门诊时间安排 

黄勇主任医师:每周二上午

江腾副主任医师:每周一、三、五、七全天

唐志国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周六全天

张锐明副主任医师:每周二下午、周四全天

图文 | 胃肠外科 张金刚

编辑 | 梁颖杏

制作 | 李依颖

专家简介

黄勇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主任  

普外科行政主任兼胃肠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肥胖代谢外科学分会委员。25年三甲综合医院工作经验,曾在南方医院普外科进修,师从国内著名的胃肠肿瘤专家李国新教授,2019年入选广州日报集团评选普通外科实力中青年医生。擅长腹腔镜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门手术;痔、瘘,裂、脓肿、脱垂等肛肠良性疾病的微创手术、便血的诊断及治疗;疝的微创手术;糖尿病、肥胖症的微创减重手术。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