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精准鉴别破难题!甲亢水肿患者中西医结合一周康复
发布时间: 2025-09-16 浏览次数:117
“医生,我这腿肿了快一年,最近越来越厉害,不会是糖尿病足吧?”62岁的章大爷(化名)入院时紧锁眉头,焦虑地询问。掀起裤腿,他双下肢近足部大片红肿,还带着水泡,摸起来像“橡皮”般硬实——这症状早已打乱他的正常生活。

“相似症状”藏风险,细致排查揪出真因
面对章大爷的担忧,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医院(番禺区中医院)内二科团队立即展开细致排查。结合病史与症状,团队发现两个可能,糖尿病引发的下肢感染,或是由甲亢引起的胫前黏液性水肿。这两种病都有“下肢红肿”表现,但治疗方向却截然不同。若误判为感染,滥用抗生素治疗会延误甲亢治疗,漏诊感染则可能加重病情。
为了明确病因,专家团队细致排查,体格检查时,红肿部位无压痛、无脓液,皮温稍高但无发热,不符合感染特征;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排除细菌感染。而下肢彩超则发现皮下组织增厚、回声不均匀,与胫前黏液性水肿的病理特点完全契合。最终确诊章大爷的双下肢病变是甲亢(Graves病)引发的胫前黏液性水肿,而非糖尿病下肢感染。
中西医结合精准治疗,标本兼治见效快
明确病因后,团队制定“西医控急+中医调本”方案。西医治疗上,在罗敏娟副主任医师指导下,用甲巯咪唑快速控制甲亢,搭配降糖药调控血糖,还辅以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预防血栓等并发症。
中医调理方面,罗敏娟副主任医师与辛奕君医师共同辨证,判定章大爷属“瘿病痰湿阻滞证”——脾胃运化失调导致痰湿积聚、阻塞经络,才引发肢体肿胀。据此定制中药汤剂,以化痰祛湿、活血通络为核心,既健脾化痰,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化解黏液水肿。
一周康复露笑颜,专家解读诊疗关键
短短7天,章大爷的病情就有了明显好转。他的双下肢红肿消退,水泡吸收,各项指标趋于稳定。“没想到中西药结合这么管用!之前腿又肿又硬,走路疼、睡不好,现在终于能轻松走路了!”章大爷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罗敏娟副主任医师强调 “胫前黏液性水肿和糖尿病下肢感染有时症状相似,鉴别不仔细容易误诊。这次能快速见效,关键是通过多维度检查明确病因,让治疗更精准。”辛奕君医师补充:“西医能快速控制原发病,中医调理内在环境,两者协同,既解决当下症状,又降低远期并发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