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攻克高难度复杂CTO病变,助力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治疗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 2025-09-10 浏览次数:67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因其极高的技术难度,被称为需要翻越的“珠穆朗玛峰”。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医院(番禺区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运用目前国际上前沿的逆向介入技术,为一位病情复杂的患者开通了右冠状动脉(RCA)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这一成果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已达国内先进水平,为复杂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生命通道闭塞, 病情复杂棘手的“硬骨头”
此次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情十分危重,集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缺血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十余种疾病于一身,心脏功能极差。更为棘手的是,其心脏的“生命供给线”——冠状动脉出现了严重的“三支病变”。此前虽已处理了前降支(LAD),但右冠状动脉(RCA)从开口就异常艰难:异位开口在升主动脉前壁,且中段形成慢性完全闭塞(CTO),前向血流完全中断(TIMI 0级)。
这意味着,常规的正向开通技术几乎无法实施,手术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若不及时进行血运重建,患者的心功能将持续恶化,猝死风险极高,生活质量无从谈起,因此急需有效的治疗手段。

迎难而上,逆向思维开辟“心”路径
面对这块“硬骨头”,我院心血管内科没有退缩。团队组织了多次病例讨论,全面评估手术风险与获益。在充分准备并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决定迎难而上,挑战这一介入领域的领先技术——逆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trograde CTO-PCI)。
手术过程中,主刀蓝忠副主任医师及心内科介入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迂回包抄,另辟蹊径”的策略。他们利用患者自身建立的微弱侧枝循环(由LAD提供的左向右侧枝),将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导丝作为“先锋”,小心翼翼地逆向通过侧枝血管网,精准抵达RCA闭塞病变的远端。然后,以正向导丝为路标,让逆向导丝顺利通过RCA闭塞病变进入正向指引导管,实现逆向导丝体外化,最终成功开通了闭塞病变,重新建立了右冠状动脉的血流“生命线”。

技术新台阶, 为复杂冠心病患者带来“心”希望
整台手术过程流畅,团队配合默契,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此项高难度技术的成功开展,充分展示了我院心血管内科多方面的优势。
在技术层面,心内科介入团队掌握了当前CTO介入治疗的所有主流技术包括正向和逆向技术,具备处理各种复杂、高危冠脉病变的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多学科协作(MDT)能力也值得肯定。对于合并心衰、肾衰、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高危患者,科室能够整合多学科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围术期管理保障,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
同时,科室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敢于挑战技术禁区,不惧风险,为以往被认为“无法手术”或“高风险”的患者争取最大的生存获益,体现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祁家祥主任医师表示
此次高难度逆向开通技术的成功应用,是我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介入诊疗能力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里程碑。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更是一份对生命的郑重承诺。
未来,番禺区中医院将继续秉承“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不断攀登技术高峰,用更严谨的态度、更精湛的医术,为番禺及周边地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守护患者健康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