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中医院 为“剃刀背”畸形女子重塑完美脊柱
发布时间: 2024-05-07 浏览次数:940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潘晓均 通讯员魏其鹏)近日,番禺区中医院骨伤三科成功开展一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治疗。术后,患者侧弯脊柱得以矫正,身高也增加了6厘米。
“剃刀背”畸形需考虑手术治疗
24岁女子十年前无意间发现胸背部不对称隆起,曾于某医院门诊接受过佩戴矫形支具等保守治疗,但治疗期间,逐渐出现久行后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休息也难以缓解。此外,该女子还经常因明显的“剃刀背”畸形,遭受同龄人异样的眼光,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前段时间,该女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慕名来到番禺区中医院找到该院副院长、脊柱骨科专家蔡东岭治疗。
经过X线、CT等全方面检查后,该女子确诊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出现‘剃刀背’畸形或者肋骨隆起是脊柱侧弯旋转的标志。”蔡东岭介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脊柱侧弯类型,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双侧肩膀高度或者腰部不对称,一侧肩膀或者臀部高于另一侧。病人一般在胸弯超过40°即显示有手术指征,需考虑手术治疗。如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并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
帮助女子重建“脊梁”
术后“长高”6厘米
为让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蔡东岭与骨伤三科(脊柱专科)科室主任陈晓峰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反复进行病历讨论、研究手术策略、预想术中术后反应,并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随即确定实施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
由于患者发育问题,脊椎比较细,置钉较为困难。为保证置钉的精准化,蔡东岭表示,术前需对每个椎体进行直径测量与评估,术中每植入一根钉子,都如同走钢丝般谨慎、细致,全程需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测,保证置钉的万无一失。
在麻醉科手术室团队保驾护航下,蔡东岭和陈晓峰为患者顺利完成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手术过程中可见侧弯畸形矫正良好。经过医护人员精心的康复护理,术后三天患者已经可以下地行走。
由于畸形的矫正,患者身高增加了6厘米,患者及其家属对术后效果十分满意。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在支具辅助下已能下地行走,出院后即可在佩带支具的情况下正常生活。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宜早发现早治疗
蔡东岭介绍,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多是由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发展而来,此类侧弯畸形多无明显的致病原因。AIS在总体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7%-3%,女性多于男性。由于许多家庭忽视早期症状,大部分青少年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侧弯加重,造成躯干畸形、疼痛等症状,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下降,最终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能够早期发现,佩带支具进行保守治疗,就能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几率,减少经济负担,以及心理和身体的创伤。
据了解,番禺区中医院骨伤科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中医医院优秀区县临床专科”,是目前广州南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骨伤科之一。当中的脊柱骨科是番禺区高水平重点专科,该科室能够熟练开展各种复杂性、高难度的手术,包括高位颈椎脊髓损伤、颈椎前后路手术、脊柱畸形矫形、腰椎间盘突出减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