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中医院成功完成一难度较高手术 六旬直肠癌患者实现保肛保功能
发布时间: 2023-09-09 浏览次数:1601
近日,番禺区中医院外一科主任兼胃肠外科主任黄勇团队完成了较高难度的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预防性回肠造口术,为一位患有直肠肿瘤且肿瘤下缘距肛门只有4厘米的六旬老人实现了保肛,大大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既要保命 也要保肛
去年年底,63岁的梁阿姨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低位直肠癌(距肛门4厘米),需尽快手术治疗。由于肿瘤位置极低,保留肛门难度很大,患者在广州市区辗转多家医院,均因保肛难度太大、患者预后情况难以预料而未能手术。加上患者有精神分裂症病史,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如果不能保留肛门,患者术后生理及心理恢复难度都很大。经过多方打听后,患者及家属来到番禺区中医院外一科主任兼胃肠外科主任黄勇处就诊,随即以“超低位直肠癌”被收入胃肠外科病房。
入院后,患者进一步完善磁共振检查,肿瘤距离肛门不到4厘米,手术指征明确,但完整切除肿瘤同时保留肛门难度极大,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微创手术切除肿瘤并保留肛门。对此,黄勇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组织全院MDT讨论后决定先为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使肿瘤降期并进一步缩小,为保肛争取机会。黄主任与患者及家属深入沟通,分析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好坏。最终,患者坚定选择保留肛门,随即便开始接受为期半年的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
梁阿姨积极配合治疗,每次复查得知肿瘤正逐渐减小时,她就充满信心。黄勇对肠镜及直肠CT、磁共振等检查结果进行仔细评估后告知患者及家属,目前肿瘤退缩良好,手术时机正佳,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术。
考虑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周围组织间隙水肿严重,解剖层面不清晰,面对这个巨大的挑战,黄勇带领团队仔细研讨分析病情,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在完善术前检查后,日前,黄勇团队成功为梁阿姨施行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全系膜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术。这一高难度手术用了不到4小时就顺利完成,成功保住肛门同时实现肿瘤根治,手术创伤极小,成功实现预期目标。术后,护士长卢爱梅带领护理团队在精心护理的同时,帮助梁阿姨及早积极开展康复锻炼,恢复顺利的梁阿姨于一周后出院回家。
让超低位直肠癌患者
保肛和保功能成为现实
黄勇介绍,直肠位于肠道的最末端,肠15厘米左右,上与乙状结肠相连,下与肛门相连。按照肿瘤与肛门的距离,直肠癌可以分为高位直肠癌(距肛门10-15厘米)、中位直肠癌(距肛门5-10厘米)和低位直肠癌(距肛门≤5厘米)。在进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时,为了尽量确保手术切缘无肿瘤残存,一般要在肿瘤远端至少4-5厘米的部位进行切除,因此中、低位直肠癌想要保留肛门具有一定困难。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4期)患者来说,目前的标准治疗方式是先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等病灶缩小后再接受直肠系膜切除术。
据了解,黄勇团队对于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该治疗方式既避免了患者长期挂“粪袋”的痛苦,又保留了肛门的完整性及正常生理功能,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不受影响,且保证了生活质量,让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保功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