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心”事】慢性心衰患者如何避免反复住院?这些技巧要懂

发布时间: 2020-06-19 浏览次数:4262

       如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虽然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心脏疾病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我国心衰患病率仍然呈持续升高的趋势。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心衰导致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一直居高不下。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容易因病情加重而反复住院,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患者缺乏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巧。这些知识和技巧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药物依从性,有助于其改善生活方式。

       那么心衰患者应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主要从心衰的基础知识、日常症状的监控、药物治疗及依从性、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了解。

       一、主动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除了了解心功能分级I级、II级、III级、IV级)、分期A、B、C、D期)等基础知识,还应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合并症,尽量避免产生诱因;

       二、摄入:心力衰竭急性发作伴容量负荷过重时,限制钠摄入不超过2克/天;轻度或稳定期时可以不严格限制钠摄入;

       三、制饮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每天饮用1.5~2.0升水;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可不限制饮水;

       四、监测体重、出入量:在每天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测量并记录体重;准确计算每日摄入水量,准确记录每日尿量;

       五、监测血压、心率可以自行购买电子血压计,每天定期监测血压及心率,将血压、心率控制在合适范围;

       六、营养和饮食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特别是酒精性心肌病患者更应戒酒,肥胖者需减肥,营养不良者需给予营养支持;

       七、监测血脂、血糖、肾功能、电解质建议定期去专科门诊抽血检查,监测血脂、血糖、肾功能、电解质是否有异常,并控制在合适范围;

       八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家庭成员学习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情况危急时家人可及时开展正确的院前抢救措施;

       九、遵医嘱按时服了解正在服用的药名、剂量、时间、频次、用药目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

       十、症状自我评估及处理尽早发现心力衰竭恶化的症状,出现病情加重的症状、体征时,如疲乏加重、呼吸困难加重、活动耐量下降、静息心率增加≥15 次/分钟、水肿(尤其下肢)再现或加重,体重增加(3天内突然增加2 kg以上)时,应及时就诊;

       十一、保持适度运动根据心功能情况医生会推荐不同强度的运动,患者应坚持适度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及运动量以不引起不适感为宜,切记剧烈运动及长时间运动;要减少久坐,运动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

       十二、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家人在发现患者情绪低落时,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心理支持,严重时在医嘱下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

       十三、预防感染每年可接种流感疫苗、定期接种肺炎疫苗,预防感染并发症。

 

文/孙武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