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

春季防病要注意起居饮食调养情志

发布时间: 2011-08-22 浏览次数:3401

    春季共有六个节令,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春是春天的首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由此揭开了春天的序幕。《内经》认为,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复苏,一切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医学认为:“人与大地相应。”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调摄必须掌握春时之气,外发舒畅的特点,保护人体的阳气,使其不断充沛,不断旺盛,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都应避免,特别是老年人,把春季调摄的原则贯穿到起居、饮食、情志等方面。

 

一、起居: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时冷时热,因为春气主生发,故人体腠理亦随之变得疏松,对风寒的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也会减弱,所以春天尤其是初春时节不宜过早除去棉被。中医学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穿着衣服要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在起居方面,认为人体的气血亦随自然界一样,生发舒畅,条达。在睡眠方面,要求早睡早起,保证八小时的睡眠时间,克服倦懒思睡,多参加室外活动,行为应做到形体舒展,心身和谐,精力充沛。

 

二、饮食:

    春天肝气旺盛,肝气旺盛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在日常饮食五味中,酸味是肝脏的本味,而酸味能使肝气旺盛。酸性收敛,不利于肝阳的生发和肝气疏泄。故此在饮食方面,应减酸益甘,甘味为脾的本味,能健脾和胃益气,多食一些如红糖生姜汤等甘甜微辛的食品。能防寒防感冒又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春天是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老年人及儿童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感染,故适宜每天用盐水漱口,多食些味带微辛的蔬菜类,如:葱、蒜、韭菜、芥菜等等。同时要少食肥粘生冷,以免影响胃肠道的运化失职而发生胃肠道疾病。

    春季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如偏于气虚的,可多吃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蜂蜜、牛奶等。偏于气阴不足的,可多吃益气养阴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要吃些低脂肪、高纤维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油菜、芹菜、菠菜、蒲公英等,这对于内热偏亢者,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如需要药物补养最好的还是找中医辨明体质,作出适应的调养。

 

三、情志:

    按中医学五行学说论春天,春天属木与肝脏相应,肝主谋虑,其性喜条达,主决断,主七情,其志为怒恶抑郁,所以在春季切忌暴怒,更忌抑郁。春天亦是精神病患者容易发病的季节,如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而难以集中、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中医学认为是“春困”症。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对不良刺激常多愁善感,烦燥不安。如要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表现,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和爱好,寻求各自的雅兴,以陶冶情操,舒畅情志,达到养肝调神。有必要的应及时找医生调治。

    春季防病的三个重点是:注意起居利于“发陈”。饮食调养以充生机,养肝调神以使志生。

上一篇:冬防胃痛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