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七旬老人气道“塌陷”命悬一线,微创“撑架”秒速打通生命通道
发布时间: 2025-07-31 浏览次数:215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医院(番禺区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紧急实施“支气管镜下金属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手术瞬间撑开了几乎完全塌陷的气道,使患者血氧饱和度迅速回升,脱离呼吸机,为后续抗肿瘤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张先生是一名晚期肺癌患者。近期,他出现了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连轻微活动都气喘吁吁,甚至无法平躺入睡。入院后,病情急剧恶化,突发呼吸衰竭,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降至80%(正常>95%),生命垂危。他随即被转入重症医学科,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生命,气促得到稍缓解,然而仍有气促,而且不能脱离呼吸机支持。
紧急进行的CT与气管镜检查显示,肿瘤进展严重压迫了左主支气管,导致其管腔外压性狭窄程度超过90%,原本直径约10-12毫米的气道被挤压得仅剩1-2毫米的缝隙;远端肺组织因此出现肺不张,左肺几乎丧失通气功能。患者只能完全依赖右肺勉强维持呼吸,无法脱离呼吸机支持。

当务之急是紧急“撑开”塌陷的气道!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巨大,对虚弱的张先生而言难以承受;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则无法迅速解决眼前的窒息危机。支气管镜下微创气道支架植入术,成为挽救生命的唯一希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罗胜主任团队迅速评估病情,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后,决定紧急行支气管镜下金属支架植入术,以达到快速解除气道梗阻的目的。

术中,经我院麻醉科充分配合,喉罩插管全麻下,再次评估狭窄段后,选择合适支架。罗胜主任带领团队巧妙地将气道金属覆膜支架通过气管镜送入左主支气管,释放膨胀支架,经精细调整后给予球囊扩张,确保支架完全覆盖病变区域且位置稳固。

支架撑开的瞬间,效果立竿见影!原本仅如“一线天”的重度狭窄气道变得畅通。患者术中即脱离了呼吸机辅助,血氧饱和度显著上升,血压和心率也逐渐恢复了正常。术后第二天患者已能下地活动,呼吸困难显著缓解,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这一关键“生命通道”的重建,不仅使患者成功脱离了病危的风险,更为其后续的肿瘤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手术前,我感觉像被人掐住了脖子,每一口气都吸不进来,痛苦极了。”张先生术后回忆道,“支架放进去后,那种憋闷感突然就消失了,呼吸一下子顺畅多了!”
据罗胜主任介绍,恶性气道狭窄常由肺癌、转移瘤等压迫或侵犯气管导致,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喘鸣,甚至窒息,属于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必须及时干预。在我院肿瘤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和呼吸与危重症科无缝衔接配合,完成支气管镜下支架置入、微创消融等介入呼吸病学技术,能快速打通阻塞的气道,有效缓解症状,为患者赢得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机会。这类微创手术创伤小、起效快,在解决晚期肺部恶性肿瘤所致气管狭窄问题上效果尤为显著。
罗胜主任强调:“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飞速发展,恶性气道狭窄已从过去的‘无法治疗’困境,转变为‘可控制、可延长生存期’的疾病。早期识别并及时进行介入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