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技术 > 医疗动态

医疗动态

【技术】膝盖后面摸到一个包? 别慌!关节镜微创手术轻松搞定“腘窝囊肿”

发布时间: 2025-07-22 浏览次数:435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蹲下的时候,感觉膝盖后面胀胀的?或者摸到膝盖后方那里有个软软的、像装了水的小球? 
 别紧张,这多半就是传说中的“腘窝囊肿”。它就像膝盖后藏了个小水袋,平时不声不响,但肿大起来可能让你走路别扭,甚至小腿发胀。      
   
 关键点来了:这个小水袋为啥会出现?其实它往往是膝盖内部出了点小问题!比如你的半月板悄悄裂了缝,或者关节软骨“磨秃噜皮”了,又或者是滑膜发炎“闹脾气”了......这些内部问题会让关节里产生多余的“润滑液”(关节液)。而患者的膝盖后方又刚好有个“单向阀门”,关节液只能从这个“阀门”流进后方的小囊袋里,却流不回去。结果呢,这个小囊袋就像只进不出的气球,越吹越大,就成了你摸到的那个囊肿。  
   
    
     
   以前的手术:动静大 还容易“春风吹又生”            在以前,对付这个囊肿,需要患者趴着,医生在膝盖后面开一条长长的“S”形伤口(想想都疼!),然后小心翼翼地避开血管神经,把整个囊肿“挖”出来。这种手术不仅创伤大、恢复慢、出血多,术后疼痛明显,而且治标不治本——只切除囊肿,没处理内部问题,积液仍会持续产生。最头疼的是,如果那个“单向阀门”没搞定,新的关节液又哗哗灌进去,囊肿很可能“卷土重来”——复发率很高。         
    
     
   现在的方法: 关节镜微创手术解决问题!            幸好!医学进步带来了福音——关节镜微创手术!现在对付腘窝囊肿,再也不用“大开大合”了。 
 医生只需要在患者的膝盖周围开3-4个钥匙孔大小(大概0.5厘米)的口子。然后,把带摄像头的细长“小镜子”(关节镜)和精巧的小工具伸进去,就能操作手术了,就像在膝盖里进行了一场“精装修”!  
    
  手术会从源头解决问题:医生会先通过前面的小孔检查膝盖内部,同步修复半月板撕裂、软骨磨损等根本问题;同时在后方扩大囊肿与关节腔的通道,让积液自由流通,避免再次积聚。把产生积液的源头问题解决了,水龙头就关紧了!囊肿本身也被清理得七七八八,再“难成气候”了。 
 这种微创手术创伤小,几个小孔就能替代传统10厘米长疤;疼痛轻,出血量不足传统手术三分之一。而且因为从根源解决了问题,复发率也大幅降低了。除此之外术后恢复也更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保护性下床活动。  
           
 因此,如果发现膝盖后面鼓了个包,别太担心。找专业的运动医学科专科医生看看,很可能只需要几个小小的切口,就能把这个烦人的“小水球”彻底解决掉,还能顺便把膝盖里面的“小毛病”一并修理好,让你的膝盖重新灵活起来!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