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保住“菊花”,战胜癌症: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
发布时间: 2024-11-11 浏览次数:1393
在直肠癌的治疗中,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因其特殊的肿瘤位置,往往让患者和家属面临更艰难的抉择。直接手术可能意味着失去肛门,成为“造口人”,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近年来,番禺区中医院胃肠外科黄勇主任团队,通过术前同步放化疗技术,成功为众多患者实施了保肛手术,开创了直肠癌治疗的新篇章。
案例一:苏女士的保肛之路
今年年初,59岁的苏女士因肛周疼痛来到我院就诊。经过细致的肠镜及活检,苏女士确诊为距离肛门2厘米的直肠癌,而且肿瘤较大,存在局部浸润,在与苏女士及其家属沟通时,她向黄主任表达了强烈的保肛意愿。根据辅助检查及多学科讨论后,黄主任团队为其制定了最佳的治疗方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手术。
苏女士及其家属高度配合治疗,严格按照治疗方案完成了7个疗程的靶向治疗+新辅助化疗,并在此治疗期间同步进行了28次放疗。经过规范的术前治疗与再次评估后,苏女士的肿瘤明显缩小,手术时机终于成熟。6月,黄勇主任团队为苏女士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不仅成功保住了肛门,还实现了肿瘤的根治。术后,苏女士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康复下顺利出院。
案例二:冯大哥的康复之旅
去年年末,来自香港的49岁的冯大哥在我院进行肠镜检查时,意外发现距离肛门3cm有一肿物。病理结果显示,他患有直肠癌。黄勇主任通过综合评估,认为冯大哥此时实施保肛手术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因此,黄主任建议其先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续评估保肛手术的机会。
冯大哥对黄主任的建议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与配合,规范地完成了4程化疗与30次放疗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再次经过全面检查与多学科讨论,黄勇主任团队认为冯大哥已达到保肛手术标准,于是为冯大哥实施了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成功保留了肛门。目前,冯大哥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已完成全程治疗,并开始了新的生活及工作。
黄勇主任强调,对于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不仅能够使癌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和坏死,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还能提高肿瘤切除率和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黄勇主任表示:“我们团队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综合治疗。通过术前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下保肛手术的技术,我们已成功帮助众多患者避免了长时间留置‘肛袋’的尴尬与不便,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安全保肛’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成为我们团队努力践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