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老年健康】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 2024-08-22 浏览次数:2432

  股骨粗隆间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这一称号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严重性,患者及其家属又该如何有效应对呢?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2018年我国的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24%,而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更是超过60%。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使得老年人即使遭受轻微外力也可能发生骨折,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尤为常见。

 

  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使得老年人遭受轻微外力即导致的骨折,而跌倒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创伤。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影响巨大。据统计,约有35%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幸存者无法恢复独立行走,25%的患者需长期家庭护理,骨折后6个月死亡率10-20%,1年死亡率高达20-30%。这比不少癌症的死亡率都要高。在中国,乳腺癌的1年生存率能达到90.5%,5年生存率也能达到73.0%。换句话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时候比部分癌症更可怕。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普遍高龄、具有众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肝硬化、肾功能衰竭、营养不良等),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

  作为家属,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番禺区中医院骨伤一科

  股骨粗隆间骨折诊疗团队,

  提出了以下建议:

 

  1.认识到骨折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骨折后,患者日常起居、饮食、排泄等都需在床上进行。活动会造成身体剧烈疼痛,导致吃不好、睡不香,甚至二便困难,严重打击患者的生存信心。

 

  2.了解骨折卧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风险。长时间卧床易导致血栓形成、栓塞重要脏器血管(如心、脑、肺)、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废用性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对患者的健康将造成极大的摧残。

 

  3.积极治疗。手术治疗可固定骨折端,缓解疼痛、缩短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该手术为相对微创手术,麻醉及手术时间短。据统计,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本身大约有4%的死亡风险。但相比长时间卧床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手术治疗通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4.预防和护理同样重要。如果你和家人还很年轻,请积极预防骨质疏松;如果你家里有老人,请叮嘱老人定期监测骨密度,合理锻炼,预防跌倒。一旦老人发生了髋部骨折,应该与医生充分沟通,争取手术治疗,避免长时间卧床;如果老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手术,请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我们的共同的敌人。通过以上的了解和准备,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这一挑战,为老人的健康和幸福保驾护航。

 

  典型病例:

 

     科室简介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创伤骨科2013年12月列为广东省重点骨伤专科,2019年9月列为广东省环骨盆创伤联盟成员单位。现有床位107张,医生15人,护士32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9人,硕士9人。

     科室以骨折的微创治疗为主要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诊治四肢、关节和骨盆髋臼创伤、老年髋部骨折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严重四肢创伤、多发骨折的诊治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采用AO内固定等理论与技术,开展骨折的规范化、系统化、微创治疗,具有快速缓解创伤疼痛、微创、患者早期下地、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尽快恢复患者生活、劳动能力等特点。同时以中医正骨为特色治疗,开展骨折、脱臼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中医特色治疗解决疼痛、术后发热、围术期失眠、便秘等创伤并发症,具有效果良好、费用低等特点。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