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中医疗法】小儿遗尿需重视

发布时间: 2024-05-31 浏览次数:1240

小儿遗尿症,俗称尿床,是指5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无意识排尿,每周频繁发生,持续3个月以上。随着尿不湿的广泛应用,小儿排尿习惯不能及时得到纠正,遗尿发病率逐渐上升。据统计,我国小学生遗尿症的发生率约为 4.6%,长期遗尿会造成患儿产生焦虑、恐惧、自信心缺乏等心理问题,使患儿更易自卑和逆反,影响其人格发展和学习生活。

 

中医称遗尿为“遗溺”,又称之“尿床”。《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山西省名中医秦艳虹教授认为小儿遗尿的病机以脾肾两虚、痰蒙神窍为主。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脾肾虚脱,导致水液代谢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睡眠障碍和遗尿;肾气不足,膀胱膀胱固摄功能失常,从而导致遗尿。

 

针对这一问题,我院推出一种创新疗法——面腕脐灸。该技术是在隔药灸脐法的基础上,将面胚塑形成面碗状,将中药粉剂填充肚脐,再配合艾塔施灸的一种新型脐灸技术。还根据小儿遗尿症多脾肾不足,固摄失司的病机,调制出专用的药粉——温肾固精缩尿方

 

肚脐位于人体的中心,是经络交汇、气机升降的重要节点。脐为任脉神阙穴所在部位,通过任脉与所有的阴脉相联络,还能通过督脉与诸阳经相联系,同时又为冲脉所过部位,有“脐为五脏六腑之体,元气归藏之根”之说。脐部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是调理五脏六腑、连接全身经脉的理想位置,在此穴位用药能借助经络作为载体,经络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相关脏腑,使药物可以大部分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面碗脐灸疗法有哪些适应症?

该疗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生殖、五官等各科近多种疾病的治疗;同时也可用于养生保健。

 

在儿科方面哪些效果比较好?

积食、易感冒、消化不良、便秘、腹痛腹泻、遗尿、过敏性鼻炎;体质调理(如脾虚湿困、肺脾气虚、肝火旺、肾虚不固)等。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