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居世界第一,患者总数超过1.4亿。研究报道,我国约每4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简称“糖网”)患者,DR已成为我国成人致盲的首要原因。DR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包括眼底微血管瘤、出血、渗出和新生血管形成等,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高达24.7%至37.5%。
“糖网”致盲不可逆
糖尿病患者,意味着血液中有过多的葡萄糖,如果不加以治疗,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的小血管,使其不能保持完整性,进而出现液体渗漏和出血,即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可致盲,且病程不可逆,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有逐渐年轻化发展趋势。
番禺区中医院眼科医生介绍,目前,临床上将糖网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两种类型。早期糖网为非增殖性,病变一般由视网膜中周部开始,此时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患者通常没有任何症状,眼睛不疼不红,视力也正常,一般都是在体检时发现,而多数患糖尿病多年的“糖友”实际上都已有视网膜病变。到了中期,患者会感到视力在下降,明显视物模糊,看东西会变形、变暗等。晚期病情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发生缺血缺氧性改变刺激新生血管的生长,当新生血管长入玻璃体时,即可引起玻璃体积血。如果出血量少时患者自觉眼前有漂浮物,如果大量出血患者视力将急剧下降,一旦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力将明显下降甚至完全失明。
早防早治最重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虽然可怕,但也是可以控制的。医生表示,一般情况下,糖网导致眼部出现明显症状之后,已无法完全逆转。治疗只能减缓病情的发展,尽力保留有用视力状态更长时间。目前糖网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VEGF(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割术等。早期糖网一般情况不会导致太严重的视力问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糖网患者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
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应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眼底检查,并遵循有效的随访计划,以实现糖网的早防早治。不同类型糖网患者检查的时机也有不同。(1)1型糖尿病患者:12岁之前发病者每年筛查;12岁之后发病者,起病5年内进行筛查,以后每年随访1次。(2)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时立即进行筛查,一般每年1-2次,随访的频率也应该随着糖网病程进展而增加。(3)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或第一次产检时筛查;妊娠后每3个月时筛查;产后1年时筛查。(4)如果遇到视力问题,则必须马上进行眼科检查,以防止视觉问题加重。 (潘晓均 凌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