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头痛、反复头晕竟是颈椎病作祟
发布时间: 2023-05-30 浏览次数:1313
摘自番禺日报2023年05月30日A6版 潘晓均
□番禺区融媒体记者 潘晓均 通讯员 陈永健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只有脖子酸痛,手指麻木、疼痛等情况才是得了颈椎病。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全面且存在一定的错误。
近日,区中医院疼痛科许国增主任接诊了两例不典型的颈椎病。
患者陈女士,出现顽固性头部前额胀痛,偶尔出现颈肩疼痛,两年多来,采取针灸、理疗等保守手段进行治疗,然而收效甚微,病情逐渐加重。
无独有偶,患者王女士,出现反复头晕,有时候颈肩部酸痛,曾在外院神经科及耳鼻喉科就诊,均诊断为耳源性头晕,考虑耳石症及梅尼埃综合征,但治疗效果欠佳。
由于病情严重影响生活,两位患者先后找到许主任求医。经完善颈椎磁共振检查,结合检查结果,提示陈女士为“C2/3颈椎间盘向后突出,颈髓受压”,王女士则为“C3/4颈椎间盘向后突出,颈髓受压”。许主任通过询问病史、查体,结合检查,这两位患者均考虑脊髓型颈椎病,并为患者制定了颈椎间盘微创介入治疗方案。
在完善了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许主任分别为两位患者行颈椎间盘射频+臭氧+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术中,许主任使用1根长约10cm、直径约1mm的射频针,在局麻下通过CT精准定位,避开了颈部重要神经、血管及气管、食管等组织,精准进入至颈椎间盘突出位置进行射频、臭氧、胶原酶溶解等治疗。两位患者术中无出血,术口仅一针孔,术后头痛及头晕症状完全缓解。
据了解,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骨赘增生、后纵韧带肥厚等压迫脊髓或压迫供应脊髓的血管,从而出现颈脊髓损害的疾病。该病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严重时可致残,并且具有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的特点。临床中,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上肢肢体感觉异常、运动受限等症状,此类患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许主任介绍,微创介入消融技术是保守治疗的拓展,介于保守治疗与其他微创手术、开放式手术治疗之间,成为部分害怕手术、保守治疗疗效差患者的选择。该治疗手段是在CT的精确引导下使用直径0.7mm细针直接作用在病变部位,数据精确至2mm以下,使治疗更精确、更有效,还能鉴别5mm治疗范围内的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避免损伤神经。相比开放性手术,该技术具有微创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据悉,区中医院还把该技术应用于肩周炎、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各型、椎间盘源性腰痛等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获得患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精确诊断与精准治疗是区中医院疼痛科的特色,该科与脊柱科、运动医学科合作,以疾病为中心,给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技术,让患者得到专业化、个体化、规范化的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