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世界孤独症日】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发布时间: 2023-04-04 浏览次数:2846

2023年世界孤独症(自闭症)日宣传主题口号:关爱孤独症儿童,关注与支持孤独症人士的照顾者和专业工作者。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类以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狭窄兴趣和刻板行为以及感觉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

近十余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儿童ASD患病率显著升高,引起家庭、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ASD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以及基因调控异常有关。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的异常?

1、语言发育障碍

ASD孩子语言发育水平落后于同龄儿童,具体表现为:

6个月不能被逗笑(表现出大声笑);

眼睛很少注视人;

10个月左右对自己名字没反应,但听力正常;

12个月对于言语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

16个月不说任何词汇,对语言反应少,不愿理睬别人说话;

18个月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指向,没有显示参照与给予行为;

24个月没有自发的双语短语,还只是说一些旁人听不懂的言语;

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者社交功能倒退。

2、社会交往障碍

ASD孩子的社交能力较差,孩子的社交障碍通常在1~2岁后被父母发现,具体表现为孩子对指令经常毫无反应,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致常被怀疑是否存在有听力障碍。

另外他们常与人无或者仅有短暂的眼神对视,不看他人的脸,缺少手势、表情等,对陌生人毫无恐惧或陌生的感觉。

3、特殊的刻板行为

有些ASD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经常看手、玩手,常对一件玩具或者物品特别感兴趣(如:毛巾、车轮、圆形的物品等等),如果把它拿走会出现激烈的哭闹或不安。

  另外还会出现一些怪异、重复、刻板行为,如转圈、踮脚走路、重复开关门、开关灯等。有些孩子还会出现烦躁、哭闹、睡眠过多或过少、挑食等行为。

孤独症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所以家长们如果一旦发现,孩子的语言、社交、行为、认知等方面异常,就要提高警惕。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咨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来源 |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康复医学科

制作 | 李依颖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