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石头鱼刺伤整条胳膊肿胀 医生提醒:该鱼被称为“海底毒王”,鳍有剧毒
发布时间: 2023-03-29 浏览次数:4109
善于伪装的石头鱼外表酷似“石头” 网络图片
□番禺区融媒体记者 麦裕玲 通讯员 黄健强 元灼成 方志坚
近日,区中医院急诊科突然跑进一名厨师,其面部表情极度痛苦,右手明显红肿,整个手掌和手臂都已像气球一样“鼓”了起来。医生立刻上前查看,得知他被有“海底毒王”之称的石头鱼刺伤,受伤约半小时,其被刺伤的右手中指已大片皮肤发白,整个右手明显红肿。
医生当机立断,立刻将该名患者带入抢救室进行排毒、抑制毒素、预防休克等一系列治疗。及时的救治为患者后期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经住院观察治疗5天后,目前该名男子已康复出院。
石头鱼是“世界十大毒王”之一
该名患者没想到的是,小小的一条石头鱼,竟然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急诊科医生介绍,石头鱼又叫“玫瑰毒”,与玫瑰花一样长有刺,且有毒。石头鱼形状怪异、体貌丑陋,蛰伏在海底就像石头,不容易被发觉。不过,可千万不要小瞧它们,它们毒性十分剧烈,是“世界十大毒王”之一。
这种鱼的体型并不是特别大,大部分集中在30厘米左右。石头鱼分布很广,以热带及咸淡水交界海域为多,在我国主要生活在南方,尤其是偏南的省份之中数量比较多,如广东、海南等。石头鱼喜欢将自己伪装成不起眼的石头。即使人站在它们的身旁,它们也一动不动,很难被发现。如果一不留神踩着它们,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反击,发射出致命的剧毒。它们脊背上的鳍棘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透人的鞋底,刺入脚掌,使人中毒。
石头鱼的毒性部位是其13根背鳍、3根臀鳍和2根腹鳍的毒棘以及分布在背鳍棘两侧的毒囊,毒囊内含有的毒素具有较强的致死性、溶血毒性、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等。其毒背刺可轻易穿透人体皮肤,当毒囊受挤压,射出的毒液就会沿着毒腺及鳍进入人体。轻者出现局部肿痛,重者可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全身多器官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被石头鱼刺伤应尽快就医
石头鱼虽然外表丑陋,毒性很强,但是依然挡不住人类吃货大军的进攻。它们的肉质十分鲜嫩,没有细刺,肉厚口感好,而且营养成分很高,具有生津、润肺的药用功效。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石头鱼能够治疗筋骨痛,有温中补虚的功效。
但石头鱼刺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常见于厨师工作、渔民捕捞、游客潜水等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另外,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这与石头鱼种类、致伤原因、毒素释放毒素量不同、外伤部分、患者的个体特征、暴露的持续时间以及暴露时给予的治疗措施等有关。轻者仅表现为局部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局部症状:背鳍刺伤人体皮肤后可迅速出现肢体局部组织明显肿胀、剧痛、灼热感和麻痹,并迅速向患肢近心端发展,伤口周围皮肤颜色发黑。局部症状较轻者,常在2-3天开始消退,1-2周可痊愈,严重者可持续数月。
全身症状:大多数可在石头鱼鳍棘刺伤数分钟发生,轻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出汗、唾液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出现皮下瘀斑、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等全身中毒反应症状。少数严重病例可合并肝、肾、心脏等全身多器官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被石头鱼刺伤后,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受伤初期先以清水或生理盐水冲净伤口,并去除遗留在身体的毒刺。用力挤压伤口,将血液和毒素挤出,有条件者,可在伤口处拔罐排毒。
医生提醒:“石头鱼毒性十分剧烈,被刺伤后无论是否出现严重症状,均应立即前往最近的医院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同时,在伤口恢复愈合之前,忌烟酒、不能吃辛辣、刺激和易过敏的食物和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