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支招】冬季血压最爱“发飙”,get这些知识点,高血压患者安然过冬非难事!
发布时间: 2020-01-02 浏览次数:3761
冬季到了,空气中有着瑟瑟的寒意。血管受到寒冷刺激后急剧收缩,出汗明显减少,盐分排出减少,血压从而升高,这是人体应对寒冷的自然反应,有助于提高机体对外界的反应能力。
然而,气温下降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明显升高,增加了控制的难度。由于血压升高及波动,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或者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在这个漫长、寒冷的冬天里,高血压患者如何平稳过冬?陈医生来教大家如何注意用药及生活小细节吧。
一、注意合理饮食。
注意低盐、低脂、高钾、高钙、高纤维素饮食,并及时补充水份。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
限制总热量:每日烹调油用量小于25g(半两,相当于2.5汤匙),减少动物食品和动物油摄入,适量选用橄榄油。
适量蛋白质:瘦肉、鱼、禽肉类。
增加钾的摄入:每天吃8两-1斤新鲜蔬菜,1-2个水果。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可选择低糖或中等含糖的水果(猕猴桃、柚子)每日进食200克左右做加餐食用。
增加钙的摄入:每日250-500毫升脱脂或低脂牛奶。
补充水分:冬季干燥,要及时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
二、调整锻炼时间及方式。
提倡适当运动,因为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户外晨练选择在上午9时半以后,出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逐渐热身。
不宜做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快速行走、小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健身操和保龄球等。
三、按时服药,每日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一种终生的疾病,如果停药很容易会导致病情反复。高血压患者因随意停药,加重病情,甚至死亡的案例是屡见不鲜。很多高血压患者在门诊诊治过一次,吃上医生开的降压药把血压降下来以后,就一直服用同剂量的该种药物,不再到医院复诊,也不注意监测血压变化,这也是很危险的。对多数患者而言,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升高,所以应该按时服药,每日定时测血压。
如果血压仍然未达标,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建议及时就诊调整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四、中西结合治疗。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位在血、脉和心,涉及气血、脾、肝、肾等,心主血脉异常是主要病机,从心血脉论治,“通”为治则,调畅气血、疏通血脉为治法。我院研发的血瘀调养膏,有活血通脉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舌质晦暗,舌有瘀斑的患者,尤其合适,详情可到我院门诊咨询。
文字:陈冠姿
陈冠姿,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主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黄衍寿教授学术继承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的诊疗有较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