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引进PHILIPS Ingenuity 64排128层螺旋CT
发布时间: 2017-03-21 浏览次数:9595

1、球管旋转一圈可同时可采集达128层图像,大大缩短采集图像时间,能够在1秒之内完成单脏器的高分辨率检查,5秒即可完成一个12cm范围的心脏高分辨率扫描,数分钟以内可完成身高1.75米患者全身从头到足的高分辨率亚毫米采集。
2、运用微平板探测器,可实现100%射线利用率、零信号损耗。微平板探测器 将每256个传统CT探测器单元集成为一个微平板探测器模块,只需要4块微平板探测器模块无缝拼接即可达到传统64排探测器才能完成的覆盖,实现100%的X线接收面积。将传统探测器及DAS长达数公里的引线数据传输距离缩短为“零”距离,最大程度上减少引线的数量和传输距离,大幅度降低了电阻、发热、电磁干扰等减低信噪比的痼疾。以上技术令微平板 CT,实现“零”信号损耗,因此仅需常规CT约20%的辐射剂量,即可获得高质量图像。
3、微辐射idose4Premium技术可使80%辐射剂量降低,68%图像质量提升,特别是儿童应用中因辐射剂量的降低,在儿科应用的局限性将得以显著突破。

上图显示仅在电压80 kV 电流10 mAs条件下对14个月龄女童,胸部肺脓肿穿刺引流术后CT检查以判断引流管位置及残留脓腔情况。
iDose4 Premium 扫描时间1.91秒,CTDIvol:0.2mGy ,DLP:4.3 mGy*cm,有效剂量仅需 0.11 mSv (0.026 conversion factor)
4、该CT具有1000万像素显微结构成像,对于数字影像,图像矩阵大小意味着包含信息量的多少,矩阵越大,能观察到的病人信息和组织信息就越丰富,而矩阵越小,能看到的病变就越模糊。常规设备都采用512x512的成像矩阵,在一些早期病变和微小结构的观察方面会出现信息不足情况。在动态双采样飞焦点球管和稳定射线输出技术的支持下,飞利浦独家具备768x768及1024x1024 两种超高分辨率重建技术,微平板探测器的零信号损耗实现了图像信噪比的大幅提升,在获得更多有用信息的同时,避免噪声信号的干扰, 768和1024大矩阵成像将在微平板CT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大幅度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最小可观察像素为0.21mm,在细微结构的显示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在早期肿瘤、肺间质病变、小关节成像、骨小梁病变等方面有巨大应用价值。

肺内磨玻璃结节,边界清晰。4倍放大后可见小叶支气管及伴行血管

超高分辨扫描的耳蜗三维重建

超高分辨率成像平台——微结构成像
5、最先进的去除金属伪影专利技术------O-MAR技术: 微平板智能心CT基于微平板探测器和iDose4迭代算法技术大幅度去除了CT常见伪影,在此基础上推出的O-MAR技术更是解决了金属伪影的困扰,全面实现CT无伪影成像。搭载智能微平板探测器及星光iDose4 Premium技术,O-MAR在CT的原始投影数据空间运用迭代算法对符合金属伪影覆盖下数据物理模型进行精确计算,从而能够获得大幅减低金属伪影的图像质量。在实际临床中,该功能在应用于较大和复杂的金属植入物(例如:人工股骨头等)时,也几乎没有空间分辨率层面的损失或者增加新的伪影。

周围组织显示不清 O-MAR去伪影后可显示膀胱肿块


图左为老一代CT肩关节内固定VR重建,伪影干扰,图右为Ingenuity CT应用O-MAR平台及iDose4Premium技术肩关节内固定VR重建

O-MAR去伪影优于能量去伪影
6、在心脏及冠脉扫描程序上,在以往前瞻性心电门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基础上,PHILIPS Ingenuity 64排128层螺旋CT在心智能成像平台上增加了脉冲式门控扫描及变频式门控扫描。心脏成像能力是衡量高端CT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心脏成像的第一步就是要保证扫描的功率。在心脏解决方案方面,飞利浦不仅是唯一提供全套预防监护、影像诊断、急救治疗方案的厂家,也在包括心电监护、急救除颤、心血管造影、心脏彩超等几乎所有的心脏诊治设备上排名市场第一。在CT心脏扫描上更是基于独有技术优势提供了智能全面的解决方案。
微平板智能心CT,颠覆性的推出了一种全新的扫描模式——脉冲性门控扫描。这种全新的扫描模式,可以在设定的若干个时相进行全剂量扫描,而其他时相仅仅进行一个球管热容量的维持。这样既能够使心脏冠脉扫描的剂量接近于前瞻性门控,又可以得到心脏的功能数据,更加可以对于心肌桥做出一个准确的诊断。真正完美的达到了前瞻性门控与回顾性门控的完美结合。变频式门控扫描在使用了脉冲式门控之后,检查者可以在前瞻性门控与回顾性门控之间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但是脉冲式门控和前瞻性门控一样还有一个无法克服的致命缺点:那就是一旦遇到突发性心率不齐,由于仅仅采集了有限的几个时相的冠脉数据无法进行心电编辑,导致心脏冠脉检查的失败。因此,在使用脉冲式扫描的同时,Philips同步加入了全新的变频式门控扫描技术,即在使用脉冲式门控扫描的同时,即时监测心率,一旦发生了心率不齐,即刻从脉冲式门控切换成回顾性门控扫描,从而可以进行心电编辑,保证了心脏冠脉检查的成功率。在模式切换的同时,变频式门控技术能够即时监测患者当前心率,自动依据当前心率智能匹配螺距及转速,以保证最佳的成像效果。够即时监测患者当前心率,自动依据当前心率智能匹配螺距及转速,以保证最佳的成像效果。

7、随着医疗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大医院均面临大病人量的压力,快速准确的检查与诊断不仅仅关系到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满意度。 CT的速度越来越快,决定诊治效率瓶颈的不再是扫描环节,而是诊断环节。微平板智能心CT通过自动时相追踪技术(RDS)不仅可以依据预先设定的时相进行重建,而且可以在线监测,依据患者心率自动追踪重建1-5个可能的最佳时相。这样不但大大的节约医生寻找最佳时相的时间,而且可以防止医生错误选择时相带来的诊断错误。在CT后处理诊断中,让医生感觉最繁琐的是那些需要医生手动编辑的重复劳动。飞利浦针对这个问题推出了能够智能识别人体解剖结构的智能CT工作站,如:当鼠标靠近血管的时候能够自动显示解剖名称。因其能像医生一样识别人体解剖结构,所以其替代了需要医生进行的重复劳动,大大节约时间而且效果更佳精确。
以冠脉处理为例,目前诸多高端CT冠脉后处理平均需要40分钟时间,最熟练的医生最少需要耗时半小时,而应用飞利浦冠脉处理软件(CCA),只需要4步、在2分钟内轻松完成复杂的心脏图像后处理和诊断分析工作,工作效率较同级别产品提高20倍。CCA全息心脏全自动分析软件具备以下特征:0点击实现心脏影像处理及分析,自动为医生测量各种数据,图像处理效果及分析精度高于人工处理。

综上对PHILIPS Ingenuity 64排128层螺旋CT性能所述,在临床应用中体现如下优势:
1、各部位常规CT平扫检查,图像比以前更清晰,加上O-MAR去伪影平台及iDose4新技术应用,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其他CT机,对微小病变的显示成为可能,特别是对骨科内固定术后显示及肺部小结节筛查提供了全新一个高端平台。
2、在CT血管造影诊断效率上,通过微平板智能心CT机只需一次扫描就将血管和临近骨分离,并通过能够智能识别人体解剖结构的智能CT工作站,(如:当鼠标靠近血管的时候能够自动显示解剖名称。因其能像医生一样识别人体解剖结构,所以其替代了需要医生进行的重复劳动),大大节约时间而且效果更佳精确。实现全面的血管诊断。
3、在CT血管造影诊断内容上。可检测血管狭窄、动脉瘤等病变。此方法检查时间短,无痛苦,价格相对低廉;同时可观察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结构,尤其适合下肢大范围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可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及冠状动脉支架、搭桥术前计划和术后随访。
4、冠状动脉检查独树一帜,采用脉冲门控及变频门控扫描完美结合了传统前瞻性门控扫描和回顾性心电门控的优势,并结合idose4Premium技术低剂量心脏成像模式,选择心脏舒张期进行曝光,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完成一个病人的冠脉扫描,其剂量相比常规64排CT(约需10-20mSv)可下降80%。2-3mSv的剂量对人体的辐射损伤大为减低,使CT冠脉检查可以列入高级体检的范围,成为隐匿性冠脉疾患的病人早期检查的有效手段,为高端人群保健工作提供了有力武器。还可进行冠状动脉的钙化积分与CT冠状动脉造影联合检查,CT心功能分析(射血分数、心室容积、室壁运动和心肌厚度分析),CT心脏造影-先心病检查等。
5、各器官不同时相的增强扫描。有利于早期肝癌、胰腺癌、肺癌、肾癌等的检查。
6、各脏器的多平面重组图像、三维重建图像。任意方向的二维断面图像可更好地显示正常结构及病变的完整性,三维重建图像对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设计价值极大。



经飞利浦独特染色技术与多平面重建技术显示:肝右叶一巨大肿块,并清楚显示该肿块与血管的伴行及供血情况。
7、飞利浦独有魔镜软件。在观察体表同时可调节感兴趣区透明度观察内部病变的位置,这样更直观的显示病变部位与体表标志的位置关系,尤其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好的帮助。


飞利浦独有魔镜技术通过肝脏表面显示肝脏内部血管瘤的位置。
8、CT仿真内镜软件。用于气管、支气管等空腹脏器疾病的检查。
9、各组织器官的灌注检查。如在脑中风快速筛查、全脑缺血的CT灌注的临床研究以及神经图谱技术:对早期脑缺血(出现症状30分钟)的病灶进行显示,同时可进行定量分析,判断缺血的严重程度,并能通过Summary Map功能,即时在头颅断层图像上,精确标记出完全梗死区域(红色显示)以及半暗带区域(绿色显示)。
文/廖鹏飞
关闭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