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科
每逢佳节血脂高,中秋节、国庆节过后血脂体检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 2018-10-23 浏览次数:5673
半个月内,中秋接连国庆,佳节当前,怎么少得了美味佳肴相伴,山珍海味,鸡鸭鱼肉,亲朋好友相聚,吃喝玩乐,面对美食,大家只有一个念头——想吃!我们检验者想到的却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一种血脂代谢异常,而血脂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及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根据权威报告显示,心血管病死亡率在居民疾病死亡率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像这种不抽血化验是检查不出来的“隐形杀手”我们不容小觑。
什么是血脂?
血清(浆)中所含脂类简称血脂。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肠道吸收外源性食物脂类(30%),二是自身细胞组织合成释放入血的内源性脂类(70%)。其主要成分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其他脂类。由于脂类不溶于或微溶于水,因此无论是外源性或内源性脂类均以脂蛋白(LP)形式在血液循环中运输。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乳糜微粒(CM)等。一般临床化验血脂主要是TG、TC、HDL、LDL及各载脂蛋白。
1.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总和。TC受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影响,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造成TC升高。胆固醇偏低提示营养不良,严重者会使细胞膜的稳定性下降,脆性增加。
2.甘油三酯是构成脂肪组织的重要原料,水平在个体内差异较大。生理性高脂肪饮食后TG升高,8小时候基本恢复空腹水平。运动不足、肥胖均可使TG升高。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大量研究表明,HDL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运回肝进行代谢并排除体外,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故HDL-C被称为“好的胆固醇”。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过量的LDL-C容易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L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关,被称为“坏的胆固醇”。
怎么判断是否高血脂?
高脂血症主要为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也是影响高脂血症的因素。分为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胆固醇血症和甘油三酯血症。
1.肥胖者会增加高脂血的几率,并不代表瘦的人就不会有高脂血。研究表明,高脂血继发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Cushing综合症、肾病及肾病综合症等,还与家族遗传、环境影响有关。
2.根据血脂流行病学表示,血脂的正常范围需要因人而异,不同人群的血脂正常范围不同。(1)无冠心病、短暂脑缺血、高血压、糖尿病且其他危险因素(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吸烟、肥胖、HDL-C低、家族有发生心梗或脑梗等)不超过3项者为“低危人群”,其LDL-C因控制在4.14mmol/L以下。(2)若有高血压(但无冠心病、短暂脑缺血、糖尿病)且有一项其他危险因素,或虽无高血压,但同时有3项其他危险因素,为“中危人群”,其LDL-C应控制在3.12mmol/L以下。(3)若有冠心病、短暂脑缺血、糖尿病、主动脉瘤及慢性肾脏疾病之一,或患高血压并有3项其他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其LDL-C应控制在2.7mmol/L以下。(4)若曾患急性心梗、脑梗、或频发心绞痛,或患冠心病、脑缺血(合并糖尿病)者,此类人群在10年内将有1/3至半数(再发)急性心梗或脑中风,为“极高危人群”,其LDL-C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抽血检查前注意事项
多种因素可对血脂指标产生影响。如受性别年龄、生活方式、疾病用药、标本采集和处理等。因此在检验血脂前应注意:
1.采血前应维持日常生活习惯,处于稳定代谢状态,但采血前1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不要饮酒、饮咖啡等,注意某些药物对结果的影响,应告知医生。
2.空腹采血。建议空腹12小时,饮食或长期饥饿会影响结果。
3.由于血脂个体变化较大,最好间隔一周再次测量以消除误差。
需要多久检查一次
健康体检是血脂异常检出的重要途径,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
1.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查1次。
2.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检查1次。
3.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检查1次。
如何降低血脂
调整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加强锻炼,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必须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戒烟忌酒、控制体重。
客户服务中心咨询电话:020-85926868
文/龙彩优 丁海明
- 总机电话: 020-85926000
- 急诊电话: 020-84837576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65号、93号 版权所有 © 2021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Copyright 2021 Pany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rd. 粤ICP备11025197号 网站建设:优网科技
关闭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