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
耳鸣耳聋眩晕,中医治疗有妙招
发布时间: 2018-08-14 浏览次数:6375
耳鸣耳聋眩晕是世界公认的耳科三大难题,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是颇为棘手的病症。西医除了用手术等方法治疗传导性耳聋外,对神经性耳聋则只能用一些神经营养药来应对,如ATP(三磷酸腺苷 )、维生素B12等, 对眩晕、跟耳鸣的治疗就更为棘手了。
中医治疗耳鸣耳聋眩晕与西医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这也是中医之精髓所在,运用整体观念来认识耳鸣就不会仅仅局限于耳窍,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外邪内伤皆可致耳鸣,耳鸣耳聋眩晕是机体气机不畅、阴阳不调,耳之清窍功能受损的结果。因而在诊治过程中注重结合机体脏腑(注重除耳鸣耳聋之外其他症状及变化),注重做到天人合一(即看重耳鸣耳聋与内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辨证施治。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耳鸣耳聋诊治因证而定、因人而定,同病可异治,异病亦可同治,因此,耳鸣的治疗是根据患者的证不同而确定的。很多中医因“肾开窍于耳”理论,多以补肾益精方法,其代表方为六味地黄丸。而往往补肾效果欠佳。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奠基人干祖望教授认为治疗耳科疾病要重用升提药,继以益气健脾奠后。所谓重用升提药,是指升麻、葛根、柴胡、蔓荆子四药合用,使其升举清阳,冲击空窍,勿虑升之太过。因耳聋乃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顽疾,一直处于古井无波、一潭死水的状态,治疗方法,就是投石下井,激造波澜,然后籍机取治,以益气健脾奠后。因脾胃一虚,耳目九窍不利,故“治脾为耳症第一要义”。脾土一健,精微充足,则耳窍得养。益气健脾药物多用黄芪、党参、淮山药、熟地、当归、肉苁蓉等。
中医还有很多外治法对耳鸣耳聋眩晕病是行之有效的,下面为大家介绍我院耳鼻喉科主要的中医外治方案。
1、耳穴贴压治疗耳聋、耳鸣
耳廓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反应点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耳鸣治疗中我们取内耳、外耳等相对应人体部位的穴位以调整内耳功能。我科常用穴位:取肝、脾、肾、内耳、皮质下、神门、内分泌等。
2、穴位注射治疗耳鸣、耳聋
方法:用1ml注射器的细针头,运用提插手法调节针感,回抽时无血,将药液注入相关穴位。每次选1-2穴。
取穴:用甲钴铵2ml或2%利多卡因1ml+维生素B12 1ml,缓慢注入耳门、听会或听宫、翳风等穴,每日一次。
3、中药浴足
以中药煎剂(主要药物组成: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引火下行;当归——补血活血,行气通经;磁石——补肾益精,重镇安神)进行浴足,以达补肾益精,活血通络,重镇安神的作用,改善神经性耳聋病人由于耳鸣引起的睡眠形态异常。适用于神经性耳聋伴耳鸣、睡眠欠佳(难以入睡、多梦易醒)的患者。
4、鸣天鼓法治疗耳鸣耳聋
肾开窍于双耳,“鸣天鼓”法依照中医原理,应用医学气功之法,使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得到疏通,扶正固本,起到防治耳鸣耳聋的效果。
方法:调整好呼吸,先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再将两食指翘起叠放在中指上,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从中指上用力弹向枕骨,即重重地扣击脑后枕部,此时闻及宏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每日敲击数次。
5、中药封包
运用莱菔子、吴茱萸、木香等中药加热,在腹部、胃脘部热敷,通过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而起到温和气血、激发正气、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调理脏腑,活血通窍用以治疗耳鸣耳聋眩晕的一种外治方法。
常用中脘、神阙、关元、中极等穴。
6、药枕改善睡眠
原理:药枕疗法是用菊花、薄荷、磁石等芳香开窍、镇静安神的中药让患者枕睡,通过经络的传导而起到舒缓焦虑情绪、镇静安眠、调理脏腑的目的,用以治疗耳鸣耳聋眩晕的一种外治方法。
7、特定电磁波疗法治疗耳鸣耳聋眩晕
原理:在体表的某些经穴或患病部位上,直接施以适当的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而起到活血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以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此外中医还非常注重心理疏导、情志调节。中医认为七情亦可致病,情志不畅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耳鸣耳聋眩晕之疾,因此除以上治疗方法外,还需注重情志的调畅。
陈楚丽/文
- 总机电话: 020-85926000
- 急诊电话: 020-84837576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65号、93号 版权所有 © 2021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Copyright 2021 Pany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rd. 粤ICP备11025197号 网站建设:优网科技
关闭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