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三科(脊柱科)
1厘米小切口解决患者大问题
发布时间: 2018-07-13 浏览次数:4943
摘自番禺日报2018年7月11日A6版
“做了这个手术,我一身都轻松了,这个病简就像我身上的一块‘巨石’,这一下子就被搬走了。””近日,小张在区中医院骨三科(脊柱外科)接受微创椎间孔镜术,成功摘除了多余的椎间盘组织。手术切口只有1厘米,术后第一天患者已正常下地行走。
27岁的小张因“腰痛伴右下肢痹痛半年”,疼痛加重1月,前不久到区中医院就诊。腰椎磁共振提示,小张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
小张表示,他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及右下肢疼痛,走路时右下肢疼痛加重,近日疼痛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诊断结果显示小张因椎间盘突出脱入椎管压迫相应神经导致下肢乏力,保守治疗难以根治。如果采取传统的开放式手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肉,打开椎板,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恢复时间长,患者可能发生腰部疼痛、僵硬等后遗症。鉴于小张年轻,无腰椎不稳、椎间盘钙化等问题,椎间孔无明显狭窄,区中医院骨三科主任医师蔡东岭通过详细的沟通与细致的检查,果断放弃目前通用的腰椎后路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决定采用微创椎间孔镜术来摘除多余的椎间盘组织。为患者采用局部麻醉,进行了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突出髓核摘除和神经根松解术。手术历时一个多小时,切口仅1cm,术后患者腰痛及右下肢疼痛消失,手术非常成功。
蔡东岭介绍,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为临床常见疾病,随着微创医疗、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骨科医生与时俱进,更新治疗观念,竭尽所能让患者获得最好的医疗服务。
椎间孔镜微创治疗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等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实施手术。椎间孔镜手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手术创伤小,手术切口仅钥匙孔大小(约7mm),局麻下完成手术,出血少,出血不到20ml,术后仅缝1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即可下床行走,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充分体现了脊柱微创手术的特征和优点。
近年来,区中医院骨三科已陆续开展了经Quadrant通道下椎间盘切除内固定融合技术,PVP(经皮椎体成形术)、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技术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微创技术,此次通过椎间孔镜技术的开展,骨科在脊柱微创技术利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实现了新突破,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良的医疗服务。
(何进欣 三峡 通讯员蔡东岭)
- 总机电话: 020-85926000
- 急诊电话: 020-84837576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65号、93号 版权所有 © 2021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Copyright 2021 Pany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rd. 粤ICP备11025197号 网站建设:优网科技
关闭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