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神经外科)
女子车祸危殆 医生开颅施救
发布时间: 2017-06-14 浏览次数:5097
摘自番禺日报2017年6月14日A6版

医生正在对术后的王女士进行检查 杜丽华摄
区中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成功抢救一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本报记者 杜丽华
日前,48岁的王梅(化名),因过马路时被躲闪不及的摩托车连人带车撞上路边护栏,导致急性重型闭合性颅脑外伤伴随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腹部闭合性损伤、脊柱外伤,几乎丢掉了性命。区中医院在该患者没有家人陪同、没有交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出动神经外科、骨外科、重症医学科、普外科多学科紧急抢救,为患者的康复赢得了宝贵时间。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患者最终在昏迷10天后苏醒过来,顺利度过了危险期。
生死一线
女子遭遇车祸致重型颅脑外伤
一个月前晚上10点,王梅下班后从车站下来穿过人行道时,被一辆飞驰而来的摩托车狠狠撞到,王梅直接被甩到一边的护栏上,顿时不省人事,摩托车司机却肇事逃逸。王梅在生命危急之下, 120急救车迅速接回区中医院进行抢救。接回医院的时候,王梅已经神志昏迷,呼吸困难。鉴于患者伤情严重,区中医院随即启动绿色通道并启动应急救治方案,医务人员迅速为其进行包扎止血、输液、吸氧、导尿等处置后,急查头颅及胸腹部CT,并快速转入重症医学科(ICU)进行全面监护抢救。转入ICU第三天后医护人员发现病人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散大,提示颅内压增高。经CT检查显示,病人属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其左侧颞叶多发脑挫伤;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骨线性骨折;多发肋骨骨折伴血气胸;腹部闭合性损伤;脊柱骨折。此时的患者,还处于创伤性休克状态,脑疝的形成让她处于极端危险的处境,情况非常危急,必须立即行开颅手术。
刻不容缓
医生紧急开颅手术救回一命
“脑疝是脑外伤最严重的情况之一,属于急危重症,致死率非常高,如不及时接受正确有效的治疗,患者最快可在几十分钟内死亡。”区中医院神经外科医师黄天华告诉记者,随后,区中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立即制定救治方案,并急诊进行手术。
病人很快被推进了手术室,麻醉组及手术护理组也迅速到位,区中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梁志榕和一助黄天华医师的在全麻下为患者施行了左侧额颞顶开颅、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以及气管切开术。无影灯下,患者左侧颅内血肿和毁损脑组织被一点点地清除,并摘除骨瓣以减轻颅内压力,呼吸和心跳中枢的压迫被解除了,生存的希望增加了。经过3个多小时与死神的较量,患者脑压终于降了下来、脑搏动逐渐恢复,散大的瞳孔也恢复了正常。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由于车祸造成的猛烈碰撞,患者发肋骨骨折伴血气胸,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伤情又出现了反复。为了防止肺炎的发生,患者随后被送进ICU护理,经过10天的治疗,患者已从术前的深昏迷状态转为清醒,再一次返回神经外科病区进行后期治疗康复。
医护悉心护理助其康复
6月2日,记者在神经外科病房看到了王女士。王女士恢复顺利,气色不错。经过区中医院医护人员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患者渐渐脱离了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下床能基本挪动肢体,但语言表达含糊。医生说,由于受伤部位位于左侧颞叶,会影响语言表达,完全康复还需要三个月或者半年。
据悉,患者是一名来自广西的外来务工人员,本身没有什么钱,然而患者当时病情非常严重,人命关天,需要紧急救治。在病人生命危机之下,区中医院将挽救患者生命置于首位,迅速采取措施,让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确保了生命安全。记者了解到,病区里同时还住着几个类似于王女士这样的脑外伤患者,为了挽救他们的宝贵生命,医护人员严阵以待,终日忙碌在病人的身边。
区中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介绍说,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则高达70%~80%。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患者,伤情重、变化快、休克发生率高,低血氧严重,易发生感染和脏器功能紊乱,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抢救更是争分夺秒,稍有疏忽就会错过抢救时机。该患者的成功救治与神经外科精湛的医疗技术、多学科诊疗及神经外科护理团队精心的护理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区中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抢救了不少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患者,也再次证明了区中医院精湛娴熟的神经外科手术技能及丰富的危重症救治临床经验,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和信任。
- 总机电话: 020-85926000
- 急诊电话: 020-84837576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65号、93号 版权所有 © 2021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Copyright 2021 Pany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rd. 粤ICP备11025197号 网站建设:优网科技
关闭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