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
中药也会中毒
发布时间: 2015-10-24 浏览次数:5365
摘自番禺日报2015年10月21日A6版
专家指出含乌头碱的中药一定要按要求煎煮
上个月,云南大理宾川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中药乌头中毒事件,多人吃了草乌炖猪脚,结果21人被送往医院急救,导致6人死亡。近年来,中药中毒的现象屡见报端,老百姓心中“安全无毒”的传统中药,本该用来疗病养生,为何反而成为扰乱脏腑功能的祸乱之源?区中医院急诊科元医生指出,无论中药西药,是药三分毒。在临床应用中药时都有严格的炮制、煎煮和剂量的要求,稍有不慎,则会引起悲剧。文中所述这起悲剧就是乌头碱引起的中毒事件。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警惕中药运用不当也会中毒。
那么,什么是乌头碱呢?乌头碱是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它主要使迷走神经兴奋,对周围神经损害。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舌及四肢麻木,全身紧束感等,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引起易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而引起各心律失常,损害心肌。医生指出,口服纯乌头碱0.2mg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对一个体重60kg的人来说,口服1.6mg乌头碱即可致死。民间常用草乌、川乌等植物来泡制药酒,其实是十分危险的,稍有不慎足以致命。
虽然附子、川乌等药含有剧毒,临床应用却很广泛,如云南白药、附子理中丸、参附注射液等。附子作为中药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被称为“药中四维”。其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能温五脏之阳。临床应用于亡阳证、阳虚证、风湿痹痛;而川乌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寒湿痹痛、心腹冷痛、偏头痛、跌打损伤疼痛等,其散寒止痛较附子强;草乌功效及应用类同川乌,而毒性更强。
乌头碱毒性虽然厉害,但并非不可以避免。在临床应用含乌头碱的中药,可以通过炮制、煎煮、配伍来减弱毒性而保留药性。临床上应用的乌头类中药,都会经过一定的加工,去除乌头的毒性,如用盐制附子,用白矾、豆腐、石灰等制草乌。未经过炮制的不能口服,只能外用。
一般来说,经过炮制的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较为安全。区中医院急诊科元医生提指出,由于普通群众对中药的毒副作用认识不足,而且很多人的观念里都觉得中药为天然药物,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或其毒副作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西药,有时为了提高疗效,擅自加大药量,“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样很容易出问题。他提醒市民,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遵循说明书和医生的建议。在看待中药时,既不应当盲目迷信中药治百病,无毒副作用,也不要因噎废食,服用这些中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并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煎煮,切勿使用不了解的秘方、自配中药方剂制作药酒治病。
(杜丽华 元焯成 方志坚)
- 总机电话: 020-85926000
- 急诊电话: 020-84837576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65号、93号 版权所有 © 2021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Copyright 2021 Pany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rd. 粤ICP备11025197号 网站建设:优网科技
关闭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