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
小玩意,大作用——我院肿瘤科中医外治疗法介绍
发布时间: 2018-05-14 浏览次数:8351
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相当于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而有统计表明,约90%以上的肿瘤患者在整个病程中会接受中医药治疗,中医药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其生存期。目前我院肿瘤科已积极开展了包括内服、外治的多种中医药特色疗法,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现将外治特色疗法介绍如下:
1、粗盐炒四子散热敷治疗腹胀
原理:是将各半的四子散跟粗盐混合后加热,装入双层布袋中,敷于病人局部或特定穴位上,并来回或回旋运转,利用其热跟药物的作用,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定痛、祛瘀散肿、温经通络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肿瘤引起的便秘、腹胀、局部肿痛等症状。
2、双柏膏外敷改善疼痛
原理:双柏膏(由关黄柏、泽兰、大黄、薄荷、侧柏叶等组成,调蜂蜜而成),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适应症:肿瘤疼痛;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
3、中药浴手足缓解手足综合症
原理:该方主要药物由熟附子、干姜、桂枝等组成,其中熟附子温通十二经络,干姜温肾祛瘀,全方起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作用。通过浴手足起到温经通络、活血止痛,减轻化疗后导致的神经末梢损伤的作用。
适应症:化疗后导致的神经末梢损伤的癌症患者。
4、中药沐足改善肿瘤导致下肢水肿
原理:该沐足方主要药物由仙鹤草、破故纸、杜仲等组成,其中仙鹤草收敛、止泻、抗肿瘤,全方起补肾温阳、扶正消肿、通经络,达到扶助正气、祛逐水饮作用。通过沐足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温经通络,减轻肿瘤病人下肢水肿,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适应症:肿瘤导致下肢水肿的患者。
5、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原理: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所有呕吐者(乳腺癌患者除外)。
6、姜汁调大黄外敷神阙穴治疗便秘
原理:肠梗阻患者或服用止痛药物导致便秘,症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难以口服药物的患者,通过用大黄胶囊、姜汁外敷神阙穴以达到解决便秘的作用。
适应症:肠梗阻患者或服用止痛药物导致便秘,难以口服药物的患者。
7、艾灸治疗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原理:肿瘤化疗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采用艾灸疗法能温经通络、温补脾肾,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白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力,增进NK细胞活性,配合放、化疗起到抑制肿瘤作用,亦可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
适应症:放疗、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8、微针疗法——腹针
原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的穴位以调整气机阴阳,实现人体阴阳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癌性疲乏、疼痛、腹胀、便秘等。
9、中药熏蒸机的使用
原理:它通过热、压力、药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取效。热能疏通腠理,开发毛孔,活血通络,松弛痉挛的肌筋,具有理疗作用。通过汽化的药液分子在压力作用下高速向患部肌肤进行喷射,通过扩张的毛孔,疏松的肌肤渗透患部,不仅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同时对患部具有按摩治疗作用。
适应症:配合药物,适用于人体关节、软组织疾病的局部熏蒸治疗。
陈沛熙/文
- 总机电话: 020-85926000
- 急诊电话: 020-84837576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65号、93号 版权所有 © 2021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Copyright 2021 Pany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rd. 粤ICP备11025197号 网站建设:优网科技
关闭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