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常见病防治

常见病防治

中医治疗肿瘤常用八法与方药配伍(三)

发布时间: 2011-08-23 浏览次数:4341

    四、以毒攻毒法

    中医认为,导致肿瘤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机体吸收了外界种种毒素。“邪之所奏,其气必虚”,人的正气虚弱,久而久之亦诱因于邪毒瘀积。治疗上的原则当然以清除邪毒为主。历代医家及民间流传许多治疗肿瘤的方法和药物的配伍都多见用“以毒攻毒”祛邪之法。毒陷邪深,非攻不克。由于邪毒瘀结产生的肿瘤大多是阴邪之毒,所以用攻毒祛邪的药物作用性峻力猛,还有一定的毒性,多属辛温大热之品,以作用于开结拨毒攻坚蚀疮,破瘀散结,消除肿块的功效。

    临床实践证明,拨毒攻坚蚀疮,破瘀散结,消除肿块的药物能控制肿瘤的细胞生长,并能提高患者的正气,不少药物使用后,可以使肿瘤块状缩小,减轻患者痛苦,寿命延长。

    以毒攻毒的药物较多,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分三类:①动物类;②金石矿物类;③木草植物类。动物药物有:全蝎、水蛭、蜈蚣、红娘子、斑蝥、蛇毒、蟾蜍、土鳖虫、守宫、蜣螂、河豚油、蛇毒等。金石矿物药物有:砒石、轻粉、雄黄、硃砂等。本草植物类药物有:马钱子、蛇六谷、生南星、生半夏、芫花、大戟、藤黄、藜芦、狼毒、常山、毛莨、箆麻、巴豆、生附子、急性子、乌头、八角莲、天方藤、雪上一枝蒿、干漆等。

    应用有毒的药物要注意,因为每种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尤其是治疗时使用的剂量,因为使用的剂量和中毒的剂量很接近,所以使用时要慎重掌握有效剂量,用药适可而止,以得其效。《内经》有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继续治疗则应用小毒或无毒药物,合并扶正之品,以逐步消除残余之肿物。古代使用有毒药物时只用于局部外用,随着临床实践能掌握其药物用法和用量,亦可使用于内服。现在医学的发展不少药物还制成了针剂。经验证明:但凡使用有毒之药物治疗肿瘤必配合扶正的药物同时使用。

    五、化痰消积法:

    中医学认为:痰的生成是由于机体内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受阻,滞留于局部而形成的病理产物。而这些病理产物成为了积聚,形成肿块,病因由此而生。中医学论痰,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由咽管咯出的为有形之痰,滞留于脏腑经络之间的痰为无形之痰。无形之痰阻滞气血运行,妨碍脏腑经络正常气化,久而久之变生诸疾。如不能及时治理到一定程度便可形成积聚肿块。

    中医在临床上可见到痰浊为患的主证。痰浊犯肺则咳嗽痰多,痰浊犯胃则呕恶痰涎,痰浊留阻胸胁,则胸胁痞满而胀痛。痰浊阻喉形成痰气交阻则会形成“梅核气”。痰浊流注肌肤筋骨则会生“阴疽”、“鹤膝风”等。痰火互结则可形成瘰疠、瘿瘤、痰核、痰包等。

    中医在临床上使用药物时,发现不少痰药物有直接起到抗肿瘤作用,有的药物能促进病理产物和炎症的吸收。中医常用的治痰方剂有:海藻玉壶汤、内消瘰疠丸。常用的药物有:海蛤壳、瓦楞子、海浮石、蛇六谷、天南星、山慈菇、鳖甲、法半夏、黄药子、白芥子、茯苓、皂角刺、葶苈子、山海螺等。

    在临床上具体运用药物配伍时,中药常分清痰的性质,部位和患者的兼症。如脾虚生痰者则使用白术、茯苓等健脾药物以健脾化痰;如因气滞而痰气交阻时,则配伍陈皮佛手、砂仁、蔻仁等以理气化痰。如因痰火互结者,可配鱼腥草、黄芩、蒲公英、银花等清热解毒药物,或知母、沙参等养阴清热药,以清热化痰养阴。如因寒而生痰者,应配伍桂枝、干姜等温热的药物以温化寒痰。此外,如化痰药物配伍软坚药物同时使用,称为化痰软坚。化痰药物配伍通经药物使用时则称为化痰通络。(待续)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