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常见病防治

常见病防治

中医治疗肿瘤的常用八法与方药配伍(一)

发布时间: 2011-08-23 浏览次数:4074

    中医治疗肿瘤的验方,从古代至现代,数不胜数。有流传于民间的,有发掘于秘传的,更有医家的研制组合,其小至单味药的使用,大的有包含数十种药物组合。论其组方的思路,配伍的方法都均从中医治疗肿瘤的理念、方法、方剂的组成,用药组合配伍的原则进行分析和归纳。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致病原因是由邪毒外侵、饮食不节、失洁所致,其内因为脏腑蓄毒,七情的过度与不及,气血运行功能失常,正气偏虚,由于邪盛正虚,外邪通过内因诱发机体阴阳失调,使五脏六腑及经络气血功能障碍,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热蕴、毒结等而致肿瘤,使人的正气进一步虚弱。

    肿瘤致病的病因病机,在治疗方面,纵观各类验方在组方时多采用以下八法:①清热解毒;②软坚散结;③理气化滞;④以毒攻毒;⑤化痰消积;⑥活血化瘀;⑦健脾化湿;⑧扶正培本。

    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的肿瘤选择不同的药物,根据肿瘤发展的不同的病理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一法独用或数法配合,以加强治疗的效果,在选择药物配伍时,往往根据主要治法为中心,分析治法的长处与短处,确立治疗方案,选择配伍用药,以扬长避短的治疗实效作为治疗基础。

    以下介绍治疗肿瘤的常用八法:

    一、清热解毒法:

    中医有热毒内蕴可致肿瘤之论,外因热邪侵犯人体,或其他致病之邪伤及人体后化火化热,或过食辛燥之物,又或因内伤而致七情内郁化火化热,火热之邪日久郁结而成热毒,热毒之邪内郁在脏腑经络日久不散,导致人体营卫失调、经脉阻塞而致气滞血瘀,如热毒之邪郁结甚,使气血运行失畅,气血虚弱则不能排泄热毒,久而久之,毒滞难化,渐成癥瘕血块或肿核。气血遇火邪则会凝滞,津液输布遇火邪则灼液成痰,气血痰浊雍塞脏腑经络,则会形成肿瘤。

    中医在临床辩证中,分为实火与虚火两类。实火者症见高热、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大便秘结而小便黄赤短、咽干口燥、舌质红苔黄、脉数;虚火者症见午后渐热、五心烦热、咽干而不欲饮、盗汗、舌质微红、脉细数。肿瘤患者症见疼痛加剧、肿瘤亢进,多为实火所致,如患者瘀毒内陷,阴虚恶液形成,翻花溃烂,久治未效,皮内腐黑或有流汁清稀者多属虚火。

    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与病毒和一些致癌毒素有关。肿瘤在代谢过程也会产生毒素,肿瘤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供血不足会引起坏死液化、溃烂等。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容易产生炎症,在放疗后产生一系列“火”的症状,这些均与中医的热毒之论有关。

    中医采取清热解毒法治疗肿瘤常用的方剂有: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消痈汤等等。常用的药物有:黄连、大黄、黄芩、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七叶一枝花、虎杖、大青叶、青黛、蒲公英、山豆根、龙葵、紫草根、败酱草、野菊花、冬凌草、穿心莲、白毛藤等。

    中医临床实践证明,中药清热解毒药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能调节机体内部失衡,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副作用小,并能将机体内产生的毒素排除。

    中医在治疗肿瘤时,采用清热解毒法较多见,时有采用单方:如冬凌草、雷公藤、天花粉、青黛、喜树碱等。在采用复方治疗时,则会全面照顾病理表现,因热毒易于损伤阴液,可配沙参、麦冬、知母、地骨皮等,可起清热兼养阴的作用。如湿热交结可用薏米、白茯苓、泽泻等,达到清热利湿的作用。如邪热深入营血,可用生地、赤芍、牡丹皮、白茅根、紫草根等,达到清热凉血的效果。如热毒内蕴,造成气血运行受阻,形成瘀血,引起瘀热郁结,此时应在清热解毒药中配活血化瘀的药物,使血脉流通,改善症状,发挥其抗癌的效应,清热药大多为苦寒之品,有伤胃之虞,在配伍时可配和胃健脾之品,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砂仁、大枣等。对于久病正虚者应配伍扶正培本之品,如黄芪、黄精、枸杞、女贞子、猪苓等,以求正胜邪退。《待续》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