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知多D】脑卒中的预防与康复

发布时间: 2022-05-19 浏览次数:1542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多种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社会资源消耗高等特点,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生率以每年8.7%速度上升,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生存环境的变化,昼夜颠倒的作息规律,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忽视,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缺血性脑中风约占脑卒中的70%-80%,与糖尿病关系密切,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是无糖尿病的5倍。

       出血性脑中风是人们俗称的“脑溢血”,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所有脑血管疾病中最危险的脑卒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所以说它最危险,是因为一旦脑动脉瘤破裂,会导致1/3的人直接死亡,如果再次出血,则会有接近80%的人失去生命。此外,高温也是诱发脑中风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当气温高于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增加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会继续增大。

一、脑卒中的五大预警先兆

       脑中风虽来势急骤,但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因脑部血流骤变引起的各种先兆,常在中风发生前数分钟至数天内出现,只有极少数患者无任何先兆症状出现。

       1、视觉异常

       一过性黑蒙:即突然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但数秒钟后可恢复,是脑中风的最早预警信号之一。

       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呈阵发性发作,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2、感觉异常

       麻木:一侧面、舌、唇或(和)肢体麻木,有时可伴有耳鸣、听力减退或有视物旋转感。

       眩晕: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摇晃不定、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

3、运动异常

       一侧面部力量减弱,如口角歪斜、流口水;上肢抬举困难,手中拿的物品忽然掉落,走路时一只脚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双腿突然丧失力量而猝然倒地。

4、言语异常

       说话吐字不清,有时出现口吃,甚至不会说话,是脑中风发作前常见症状之一。

       5、其他异常

       有的患者会表现为性格的突然改变,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易怒、或无故哭泣、或哭笑无常、或近事记忆减退、或嗜睡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难以忍受的局限性头痛、或喝水或进食时偶尔呛咳等。

 

二、脑卒中五大高危人群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病患者;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患者;有家族史人群;有吸烟、嗜酒,体重肥胖等不健康生活习惯的人群;工作过劳、压力过大、运动过少的人群。 

三、抓住脑卒中后的“黄金康复期”

       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进展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通常与临床治疗同期进行。而在常规治疗完成后再进行康复治疗,往往失去了最佳的康复时机,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发病后1-3个月是脑卒中黄金康复期,一般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被动运动

       发病第1 周内给予卧气垫床,帮助翻身;进行定期的按摩;被动活动各关节和肌肉,注意应该遵循由大到小、由近及远的原则,同时保持活动幅度逐渐加大,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度。急性期卧床时将患者的瘫痪肢体放置在拮抗位,以对肢体痉挛模式的出现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早期床上活动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2、主动运动

       发病第2 周开始在床上适当主动运动,比如做一些翻身、肢体平移、患肢抓握等运动;第 3 周开始在床上坐起训练,进行肢体活动;第 4 周进行站立训练和站立平衡训练,并在室内行走,使患侧肢体在健侧肢体的带动下得到适当的运动。如果患者的肌力较差,则可在减重步态仪的辅助下训练。同时,让患者进行滚筒运动、套环、摆积木等文体娱乐方面的训练。康复治疗进度须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展,以上仅做参考。

3、言语功能训练

       在患者神志清醒后尽早进行口腔训练和咽部训练,如咽部吸吮、闭锁声门等训练;如果患者语言不利或失语,则对其进行语言训练,从而使其语言功能得到逐步的恢复。

4、手功能训练

       半数以上脑卒中患者发生手功能障碍,手功能障碍成为影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因素。手功能康复主要包括“中枢干预”和“外周干预”,中枢干预方法有经颅直流电、经颅磁刺激、镜像疗法、运动想象、脑-计算机接口等;外周干预主要为基于中枢神经的可塑性理论的传统的四大技术-Bobath、Brunnstrom、PNF、Rood技术。

5、心理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由于忽然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悲观、角色行为强化等状况,严重影响病情的痊愈。

6、中医康复治疗

       目前用于脑卒中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按摩、针灸、中药等,临床应用最广发的是针刺疗法,如头针疗法、体针疗法、浮针疗法、岐黄针疗法、电针、穴位注射等。

文字 | 金炳旭

编辑 | 梁颖杏

专家简介

       金炳旭,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儿童及成人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及研究工作。擅长:①应用焦氏头针、穴位埋线、岐黄针等中医传统疗法联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治疗脑瘫高危儿、小儿脑性瘫痪、语言发育障碍、智力发育障碍、自闭症、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小儿遗尿、面瘫、脑炎后遗症、小儿鼻炎、学习困难等。②应用岐黄针、浮针、岭南飞针等特色针灸联合中药、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帕金森病、中风病、面瘫、截瘫、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病、失眠以及运动损伤、各种痛症。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