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常见病防治

常见病防治

【医生说】不是所有的“脚跟痛”都是骨刺引起的

发布时间: 2020-08-20 浏览次数:2903

       脚跟痛,是不是长了骨刺?很多人认为脚跟痛就是骨刺“扎”到肉了。其实脚跟痛不一定是长了骨刺,研究表明,患有跟骨骨刺的人仅有不到四成的人会出现疼痛的症状,有跟骨骨刺也并不一定会导致足跟痛,跟骨骨刺只是引起疼痛的潜在因素,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跟骨骨刺,医学称为“骨质增生”,也叫“骨赘”,常见于老年患者,多由骨质疏松导致。一般来说,跟骨骨刺本身不会出现疼痛,只有压迫、损伤导致了足底及足跟周围软组织引起相应病变才表现为疼痛。不过骨刺断裂的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剧烈疼痛。

       除了骨刺引起的疼痛,还有哪些致痛原因呢?

       其实引起足跟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足底及足跟周围的软组织病变,另外常见的高足弓、扁平足,还有跟骨炎、跟骨高压症、跟骨肿瘤或结核、跟骨骨折、跟骨关节炎等都能引起足跟部疼痛。

 

       引起足跟痛的常见原因?

       足底及足跟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足跟痛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医学上称为“跟痛症”,是一种以足跟部周围反复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包括跟骨滑囊炎、足底跖筋膜炎、跟下脂肪垫炎及脂肪垫退化、跟腱(周围)炎及跟腱变性,这类是造成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

       什么人容易患上这种病?

       跟痛症发病以中老年人及肥胖者多见。主要是由于足底及足跟周围软组织受到长期、持续、过度牵拉,足部发生慢性劳损。中老年人随着岁月的推移,足底筋膜逐渐退变,筋膜弹性变差,加之常年累月的压迫,体重较大者足底受压更甚,故这两类人发病率较高,不过近些年本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足部缺乏肌肉组织,足底脂肪垫较厚,局部血运较差,一旦出现损伤,就非常难靠自身修复,因此造成了本病迁延反复的特点。

       假如得了跟痛症该如何治疗?跟痛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一般不推荐使用药物,当有持续并难以忍受的疼痛,严重影响行动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服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也可以配合局部外用镇痛膏药,以及中药膏外敷、中药熏洗治疗等。从传统医学角度来说,跟痛症属“痹证”范畴,跟痛症常以本虚“肝肾亏虚”为主,标实“经络瘀阻”为表现,多数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所致,可根据辨证论治服用中药。

康复治疗

        包括中医传统疗法和物理治疗。中医传统疗法有针灸、浮针、小针刀、手法推拿拉伸,中医认为跟骨为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处,可辨证选穴以益肾活血,通络止痛;物理治疗方面,有超声波、冲击波、肌内效贴等,比如说冲击波治疗,可以通过在局部的微损伤,促进机体的快速修复,从而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解决疼痛问题。

手术治疗

       极少数病人经过专业、系统的保守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疼痛难以缓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建议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

       1.跟痛症病人处于疼痛期时最重要的是多休息,避免患肢负重。

       2.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可以减轻足部的压力,减少跟痛症发病几率;同时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冬季注意足部保暖,防止寒冷剌激,拒绝美丽“冻”人。可每日用温水泡脚。

       3.选择合脚的鞋,鞋底要避免过薄过硬,鞋的宽度能让所有脚趾平放和略为活动为宜,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尤其鞋跟要有弹性;磨损严重、过紧、对足弓支持不够的鞋子,及时更换,建议长期疼痛的患者正确使用合适的鞋垫。针对足部形态异常的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针对性的矫形鞋垫。

       4.适度锻炼。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游泳、慢走等,尽量避免快速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以及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防止足部过度疲劳及受压。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双脚支撑我们立于天地之间,承载着我们追逐美好生活的理想。出现了足跟痛应该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绝大多数的足跟痛在及时经过专业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之后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希望“脚跟痛”不再是我们丈量远方脚步的阻碍。

医患交流

返回顶部

关闭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

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订阅号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博